所謂轉供電是指終端用戶由其他用電主體內部轉供的行為,通俗的講就是不由供電公司直接供電。也因為相對特殊的用電關系,供電公司無權管、物價部門管不完、轉供用戶不知情,導致難題難解。統計顯示,轉供電用戶中95%以上為小微企業,是復工復產的“毛細血管”。自國網公司“非高耗能大工業、一般工商業用戶減免電費5%”舉措推出以來,如何穿透全國40萬個包括商業綜合體、產業園區在內的轉供電主體壁壘,將電費減免的政策紅利送到位于末端的小微企業,成為當務之急。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組織開展“走親惠企、結對連心”三進三服務,最終將破解轉供電問題的癥結鎖定在“監督部門管不完、供電公司無權管、小微企業不知情”三方面。
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積極促成“供、用、管”三個主體握指成拳,聯合當地發改委、物價監管部門,在“網上國網”平臺開發上線了全國首個“轉供電費碼”應用,一舉打破轉供電小微企業面前的轉供電信息壁壘;他們還采取時下公眾熟悉的“紅黃綠”三色碼,把當月幾乎沒有享受、部分享受、完全享受電費優惠分別標記為紅碼、黃碼、綠碼,這樣一來,電價合不合理,小微企業就一“碼”了然;專題印發《關于階段性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建立起供電公司、市場監管部門、小微企業等多方協同機制——由小微企業負責按月上傳電費電價情況,起到數據源作用。
由此,在轉供電治理領域,供電部門主動指導企業規范價格行為,要完成從被動開展監管,到主動提供服務轉變,對于構建“親清”政商關系、支持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有著積極的意義。這一點,我們要學習國網杭州供電公司的做法,推動國家電價政策嚴格落地,維護企業合法權益,持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從而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打通國家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