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在杭州市富陽區220千伏柔性低頻輸電工程施工現場,工作人員正抓緊設備安裝和調試。隨著工人們陸續返工,基建現場重現繁忙景象,浙江電網建設掀起節后復工復產高潮。
新年伊始,浙江經濟建設即步入沖刺階段。浙江延續2022年以重大電網建設投資支持穩經濟穩發展的態勢,以“起步即沖刺”的姿態,全力推動電網建設復工復產。2023年,浙江將安排電網建設投資274.5億元,計劃開工110千伏及以上線路3918.6公里、變電容量2292.3萬千伏安;投產110千伏及以上線路2383.9公里、變電容量1801.3萬千伏安。
近年來,受特高壓項目建設、新增電源送出、投資到紅線等需求牽引,電網剛性投資需求增大。未來5年是浙江電源建設集中期,政策性電源配套送出投資巨大。舟山綠色石化二期半、金塘新材料等重大石化大項目,在穩經濟、穩投資推動下陸續啟動,相應供電配套工程和補強工程也將及時跟上。此外,國家層面把電網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各級政府普遍將電網發展作為實現共同富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也對進一步加大電網建設力度寄予厚望。
2023年,浙江電網建設投資將重點關注重大項目建設,以持續推動電力服務“雙碳”目標、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等戰略目標落地實施,服務電力保供、民生改善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特高壓建設將持續發力
作為典型大受端電網,外來電在浙江能源電力供應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特高壓安全穩定、大容量、遠距離輸電的特征完全契合了浙江增強外來電供給的需求。
2022年12月30日,白鶴灘—浙江特高壓工程竣工投產,具備400萬千瓦送電能力。2023年,浙江將繼續推進白鶴灘—浙江特高壓及配套工程建設,確保在夏季用電負荷高峰到來之前讓白鶴灘—浙江特高壓工程具備800萬千瓦送電能力,以緩解近年來迎峰度夏期間浙江電力供應緊張局面,也將推動浙江電力供需形勢從2023年開始向緊中趨緩、中長期逐步趨好的轉變。
重大基礎設施電力支撐持續增強
2023年,杭州將召開亞運會。近年來,亞運配套工程建設對經濟發展、城市發展帶來的紅利顯而易見。雖然亞運工程接尾聲,但重大基礎設施投資的紅利,依然讓政府對基礎設施投資傾注更多。2022年,國網浙江電力相繼完成杭州西站等鐵路配套電力工程建設。2023年,浙江省內甬金鐵路、杭溫鐵路、杭衢鐵路建設同時進行,與之相應,這些鐵路的牽引站配套供電工程也要及時跟得上,以保障重大交通工程順利推進。
全力推進清潔能源項目建設
在構建新型能源體系的指引下,新能源依然是浙江省內電源增長的主力。浙江預計2023年可完成新能源“十四五”倍增規劃目標。從浙江資源稟賦來看,今后一段時期內新能源發展仍將以光伏和海上風電為主。
新的一年,浙江電網建設將進一步加強對新能源送出工程的支持力度。根據計劃,2023年將完成浙能臺州1號海上風電220千伏送出、中核三門200兆瓦灘涂光伏220千伏送出工程等重大清潔能源送出工程開工投產,以支持浙江省內清潔能源發展。
此外,浙江也將加快電網轉型發展,建設“安全、綠色、智能、高效”的現代智慧電網,服務共同富裕等重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