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日本即將步入冬季,前幾天我去電器店逛了逛,想看看日本冬季取暖類的電器有什么樣的特色。來到電器店卻發現了一個有別于以往的現象——很多展示性電器都處于關機狀態。詢問店家才知道,他們是在做節電措施。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店員田中聰告訴我們,為了節電,電器展示區的商品現如今大多處于關機待客狀態,像電視區就只保留一成的電視開機,其他的只有在顧客需要觀看體驗時,才會打開電源,而像電腦、燈具等展示區則是全部關閉。除此之外,他們店內行政人員的辦公室也做了很多節電措施,例如將空調設定在了工作溫度,天冷不能太高,天熱的時候也不能太低,還要根據室外溫度的變化隨時關閉。另一個明顯的特點是,他們把商場和辦公區的照明燈具拆掉了一半,他們給今年確定了一個節電目標就是不超過去年用電量的70%。
店員田忠聰(右)向總臺記者劉茁野介紹店內的節電產品和措施
當然,開始想辦法節電的不光的商家店鋪,消費者也開始更開始注重電器的節能指標。據田中介紹,現在顧客來買冰箱的時候,不僅看重冰箱的容量大小,還特別看重冰箱的能耗大小,這是近期店內顧客前來咨詢的時候一個明顯的趨勢,像一些節能型的空調即使要比普通型的貴出三成,也成了最熱銷的類型。
商場內節能電器成為熱銷產品(劉茁野 攝)
如此來看,日本幾乎開啟了“全民節電”的模式,人們都在采取各種節電措施。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日本今年的電費出現了大幅上漲,二是電力供應出現短缺日本政府時隔7年再度開始呼吁民眾進行節電,并計劃對達到節電標準的民眾,發放節電補貼。
消費者更加注重電器的節電性能(劉茁野 攝)
節電補貼是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10月底出臺的“綜合經濟對策”中重要的一環。電價補貼政策具體內容是,從2023年1月起,普通家庭每1千瓦時補貼7日元,企業每1千瓦時補貼3.5日元。日本普通家庭的一個月平均耗電量為400千瓦時,這樣估算下來可以每月可以享受2800日元的補貼,在冬季取暖用電需求較大的時期,可以減輕民眾兩成左右的電費支出負擔。
商場辦公區的節電提醒隨處可見(劉茁野 攝)
那么日本的電費究竟漲了多少呢?根據日本總務省發布的數據來看,東京23區的10月核心CPI指數相較去年上漲3.4%,達到40年零4個月以來的新高。其中電費支出更是同比上漲了26.9%。從東京電力公司11月1日公布電力費用調整表來看,在該公司供電區域內今年電費已經上漲了兩成。這樣的話,補貼的費用大致相當于今年年內上漲的費用。
再來看一看今年電費高漲的內外兩方面原因。從外部因素來說,日本目前七成以上的電力依靠煤炭、天然氣等火力發電,而煤炭、天然氣這些化石能源大多來自進口。今年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國際能源價格一再走高,讓日本社會也面臨著輸入型通脹壓力,日本政府不斷追加對俄制裁,又使俄羅斯來源的能源供給出現諸多不穩定因素。這樣一來,日本的火力發電系統就面臨著不小的成本壓力。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而從內部因素來說,由于地震的頻發,日本的發電設施常面臨災害風險。今年年初日本福島縣發生了里氏7.3級強震,受此次地震影響,福島縣、茨城縣等多座發電設施一度停止運行,地震發生當天福島縣、宮城縣就出現了大規模停電。隨后步入夏季,日本迎來高溫天氣,制冷用電需求驟增,尚未恢復完全的關東地區電力供應再次陷入緊張局面。6月末東京電力公司轄區內,多日供電余力不足5%,于是日本各級政府開始呼吁民眾進行節電,并警告說有可能面臨大規模停電的風險。
眼下即將進入冬季,氣溫開始不斷下降,日本也將迎來冬季取暖用電高峰。今年日本國內的物價不斷走高,電費作為漲價潮中最兇猛的部分,讓許多日本民眾都感受到生活成本上升的壓力。日本政府的電價補貼政策或者說政府的整個綜合經濟對策,能否穩定住社會經濟,保持經濟的穩定發展,日本的電力和能源困局出路究竟在哪里,會讓人們一直保持關注。
以上就是總臺駐日本記者劉茁野在當地的觀察。
本期《總臺記者看世界》作者:總臺駐日本記者劉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