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濟源市克井鎮閻和村3號供電臺區,國網濟源供電公司工作人員正在加緊安裝智能融合終端設備,以提高配電網智能化水平。“今年我們計劃在配電臺區加裝2030臺這樣的設備。設備安裝后,能隨時對供電線路和臺區的設備性能、配電容量實現可視管理和遠程分析,足不出戶就能精準制定電源接入方案,保障新能源快速并網。”該公司配電自動化管理人員李大偉表示。

李大偉介紹,在配電臺區安裝智能融合終端設備,可對新能源客戶的并網負荷和日用電量動態監控,并實時獲知臺區可開放的接入裕量,對負荷偏緊狀態進行預警,便于提前做好供電臺區增容和設備改造等事項,使新能源項目“隨報隨裝、隨裝隨用”,實現快速并網、足額消納,推動能源低碳轉型。

這只是國網濟源供電公司加快智慧配電網建設、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一個方面。配電網是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服務“雙碳”目標實現的有力支撐。濟源是河南省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也是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構建新型電力系統中智慧配電網建設的試點。鑒于新能源蓬勃發展態勢,該公司在大力推進智能融合終端設備安裝的同時,從公司層面籌建“配電網駕駛艙”和“配電網呼叫中心”,前者是一個數據集成中心,能實時收集各類參數,經過自動計算,對所有配電網負荷裕度和新能源并網客戶、一般電力客戶的需求匹配度精準判斷,對配電網升級改造、安全可靠性提升提供決策,同時不需要到現場勘測就能精準制定接入方案,保障客戶快速并網。后者是一個智能化服務保障中心,能利用大數據指揮系統整合相關資源,針對故障搶修和客戶訴求第一時間自動派單處理,實現用電故障自動向客戶告知,搶修復電動態管理、及時到位,客戶訴求高效辦結。
“此外,我們利用智慧物聯、人工智能、5G等技術手段,融合設備狀態感知、語音通信等功能,設立‘配電網虛擬調度員’,即軟件機器人,代替人工執行濟源區域配電網的負荷調配、搶修力量配置等任務,促進調度、搶修、服務深度融合,實現供電服務全過程可視化管理的智慧升級。”國網濟源供電公司互聯網部主任李健介紹。
接下來,該公司還將持續推進智能終端布點建設,利用3年時間,在所有配電臺區安裝智能融合終端設備,并貫通應用好配電網“駕駛艙、呼叫中心、虛擬調度員”等建設成果,建成清潔低碳、安全可靠、靈活高效、智能友好、開放互動的配電網形態,實現分布式電源、新興負荷接入的融合互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