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有國企和民企之分,國企是指由國家單位控股的企業,分為央企和地方國企。在2020年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中,有265家國企上榜,占據了一半以上。論實力,最強的還是央企。
央企之所以實力強,是因為它們在關系到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占據了支配地位,比如航空、交通、石油、銀行、電力、基建等等行業。目前,由國資委管理的央企有97家,由財政部履行出資人或者管理的央企有33家,總計達到130家央企。

按道理來說,我國擁有14億人口,市場規模非常龐大,這些央企掌握著一個行業的資源,應該很賺錢,不會出現虧損。數據顯示,2020年97家央企凈利潤達到1.4萬億元,同比增長2.1%,但據了解只有近8成央企是盈利的,其它都虧損。
央企都會虧損嗎?2020年上半年中石化虧損228億,中石油虧損299.83億,國鐵集團虧損955億。據國鐵集團的財報顯示,2020年全年虧損555億,很多人都問,14億人都養不起?

全國的鐵路運輸都是由國鐵集團負責的,包括客運和貨運,一年20多億人次的客流量,30多億噸的貨運量,怎么還會虧損?其實,不要看鐵路一年的營收上萬億,但其利潤非常低。去年虧損這么多,主要還是因為疫情,客流量減少了很多,特別是上半年。另外,我國的高鐵投資非常大,回報周期長,所以導致盈利困難。
除了鐵路,還有一個14億人都在用的行業,那就是電力。據了解,2020年國家電網營業收入26600.3億元,電力主業虧損178億元,沒想到每天都在收費的電力也出現了虧損。

我國有兩家電網公司,分別是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國家電網覆蓋全國26個省市區,占比88%以上。電網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所以都由國家來管理。國家電網的實力非常雄厚,在2016年到2018年,連續三年成為《財富》世界500強第2名,國內第一。
數據顯示,2020年國家電網凈利潤為591億元,連續第三年下滑。有人可能會說一年幾百億的利潤也不低了,但實際上賺錢的并不是電網業務,國家電網主要是靠國際業務、金融和產業這三大板塊賺錢,電網業務利潤一直在下降,到2020年直接虧損178億元。
為什么電網業務會虧損呢?
首先,國家一直在執行降電價政策,2018年和2019年連續2年降低10%的工商業電價。我國的居民用電一度電才0.6元,實際上是不賺錢的,特別是全國有很多偏遠地區,要拉電過去,成本高,難盈利。所以,就需要用一般工商業售電得來的利潤來補貼。如今,工商業電價也下降了,這兩年分別為客戶節省了915億元和791億元。

2020年,因為疫情,為了緩解企業經營壓力,再次降電價,為企業減免電費886億元。
其次,2020年一季度因為不少企業停工停產,導致用電量減少,一季度全社會用電量1.57萬億千瓦時,同比下降6.5%。用電量減少了,利潤自然也少了。此外,為了拉動經濟增長,去年國家電網還擴大了投資。
電力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行業,所以國家電網承擔著很重要的社會責任,西部以及一些偏遠地區,即便是虧損,也要實現通電。如果是由民營企業來經營,那這些虧損的地區就沒人愿意做,這里的居民可能永遠通不上電。

國家電網主要依靠其它產業賺錢,比如國際業務,通過一帶一路,在9個國家和地區投資運營了骨干能源網,截至到2019年5月,在海外投資了430億美元。在產業板塊,包括電工裝備制造、信息通信與電子商務等行業,擁有16家產業公司、6家上市公司。另外,國家電網的金融業務涉及銀行、保險、資產管理3大板塊,涵蓋10個專業金融單位,參股23家機構。
總體而言,國家電網的實力還是非常強的,2021年恢復很快,一季度利潤達到120億元,而去年同期虧損9.2億元,今年的利潤應該會繼續大幅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