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由中國電機工程學會農村電氣化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農電專委會)主辦的“2019新時代農電發展學術論壇”在北京隆重召開。本次會議旨在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鄉村電氣化提升工程,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農電專委會委員、農電領域專家學者、高校師生代表共70余位代表參加了論壇。
本次論壇特邀5位農網領域專家就如何服務于國家鄉村振興戰略、鄉村電氣化與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對接融合、鄉村電氣化建設的技術問題、美麗鄉村建設示范工程等熱點問題分別作了主題報告。論壇由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戰略發展部副局級巡視員陳堅主持。
農電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院長杜松懷教授作了題為《我國農村電網若干關鍵技術問題的思考》的專題報告,報告探討了當前我國農村電網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剩余電流保護技術的發展趨勢、微電網技術與應用以及農村電網技術的發展方向,全面地解讀了農網的現狀和今后的發展趨勢。
農電專委會副主任委員、浙江省電力公司原副局級調研員孔繁鋼作了題為《浙江美麗鄉村電網的創新實踐》的專題報告,孔繁鋼介紹了浙江電網的總體建設情況,過去5年,浙江以中遠期目標網架為導向,以城鄉一體化的標準化接線為依據,全面梳理農網結構。同時介紹了浙江電力對小城鎮綜合治理、村中心電網改造、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全電景區建設、打造鄉村精品臺區、打造智能臺區等方面的推進和探索。
國電南瑞配電技術分公司副總經理趙景濤作了題為《泛在電力物聯網下的鄉村電氣化探索和研究》的專題報告,趙景濤認為,建設鄉村泛在電力物聯網為保障農村電網能源供應更清潔、運行更安全、管理更精益、服務更優質提供了更加先進、豐富的技術手段,其通過圍繞基于泛在互聯的供電清潔化(分布式電源接入、微網協調控制、分布式儲能應用等),配置智能化(主動運維、線損管理、設備狀態評價等),服務優質化(電能質量、智慧用能服務等)幾個方面的建設,將鄉村電氣化建設與泛在電力互聯網的建設有機結合在一起,有效增強農村用電保障能力,積極助力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
國網蒙東電力副總經理羅漢武作了題為《基于低負荷密度供電區域農網建設與鄉村振興實踐與思考》的專題報告,羅漢武介紹了蒙東電力近幾年電網的建設情況,針對蒙東偏遠地區普遍存在的負荷分布不均勻,負荷相對較輕,負荷分散等特點,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在“大云物移智”等新技術方面也緊跟國家電網公司的步伐,比如在配電網領域提升自動化、信息化和數字化水平,建設類似工業互聯網的TSN(時延敏感網絡),實現從穩態數據通信到暫、瞬態數據獲取的高精細化數據采集,通過結合綜合能源服務相關業務,迭代循環,逐步實現業務數據化等。
農電專委會電網學組專家、中國電科院配電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王金麗作了題為《守正創新服務“三農”--農電科技發展與展望》的專題報告,報告介紹了農電科技的發展歷程,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不同供電模式,適應不同地區農網建設差異化的標準和原則。同時還介紹了新能源接入農網的新技術,比如分布電網并網即插即用技術、有載調容調壓配電變壓器技術等。
本次論壇得到了北京國宇出版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