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智慧電網一張圖”大屏上電能替代電量數字又一次閃爍刷新。統計數據表明,今年以來,該公司共挖掘電能替代潛力項目566項,替代電量1.28億千瓦時,為有效改變遼寧地區能源供給方式,大幅壓減燃煤,改善空氣質量做出了積極貢獻。
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國網遼寧電力按照國家電網公司電能替代工作的統一部署,促進遼寧清潔能源強省建設,聚焦清潔能源用能領域,推進電能替代高效化、多元化、互動化、清潔化發展,系統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力對接了遼寧全面振興戰略,推動幸福遼寧、生態遼寧健康發展。
電連未來 新能源車邁入充電新時代
5月1日8時06分,在沈大高速公路井泉服務區沈陽方向的電動汽車充電站內,國網遼寧電力充電設施運維人員佟威正在幫助車主趙文武下載國家電網“e充電APP”軟件,并點開操作界面,在移動充電車上為新能源汽車進行充電。
“五一”期間,沈大高速公路迎來了一波出行高峰,5月1日上午,進入井泉服務區的車流量高達萬余輛。在該服務區,不少新能源車主有序地將車停放在充電站前排隊等待充電。
如今,新能源汽車數量激增,已覆蓋公交、出租、物流、環衛、廠區運輸、公務、私家車輛等多個領域,電力供應穩定及充電設施的安全可靠運行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年初以來,國網遼寧電力利用充電設施監測服務平臺大數據分析研判,對春節、清明假期京哈、沈大高速部分服務區出現充電排隊現象,該公司在“五一”前迅速完成對滿足擴建條件的昌圖、井泉、甘泉等雙向服務區的擴建投運。
“節日假期提前發布高速出行充電指南,讓車主更好地規劃充電路線,多措并舉全面護航廣大新能源車主綠色出行。”國網遼寧電力充電設施運維人員步云龍說。
該公司還發揮UPS應急電源車保電服務特戰隊專業優勢,研發設計與之適配于UPS應急電源車移動充電樁,為不具備擴建條件的服務區提供移動充電服務。
“五一”期間,該公司高速服務區充電站累計完成充電量24.6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61.96%,提供充電服務1.35萬次,同比增長64.06%。假日期間充電網絡累計完成巡視工單80單、完成巡視充電站156站次、巡視充電樁874個、完成搶修工單85單、及時消除設備故障134起。現場安排值守人員89人次,部署移動充電樁4臺,實現“零投訴”,客戶滿意度100%。
電力賦能 “一企一策”提升綜合能效
5月31日,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國網遼寧電力(綜合能源)雷鋒共產黨員服務隊正在醫院后勤部門工作人員的指引下,對該院已完成的智慧節能用電改造設施進行運行前檢查和調試。
去年9月,國網遼寧電力與盛京醫院簽署了能源托管項目合作協議,拉開了該公司省內能源托管體量最大項目的序幕。
盛京醫院包括沈陽南湖、滑翔和沈北3個醫療院區和本溪醫藥研究教育發展基地,總托管建筑面積84.41萬平方米。
“我們改造前電梯每天都是滿負荷運轉,設備也相對老舊,采用的是制動電阻方式驅動,電能損耗大、發熱量大。”盛京醫院后勤部能源托管項目負責人李軍說道。
國網遼寧電力通過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對客戶歷史用能數據、主要高耗能設備狀態及電力運維管理現狀等內容進行全面細致分析,實行“一企一策”提升綜合能效方案,為盛京醫院量身打造綜合能源托管服務項目。通過升級改造空調系統機型、生活熱水泵房、節能電梯等技術措施,解決該醫院傳統模式下用能效率低、用能浪費等情況。
“我們將對盛京醫院40部電梯進行節能改造,加裝能量回饋裝置,將電梯往復運動中所產生的多余能量通過能量回饋裝置轉化為電能,經過多重濾波后輸送到局部電網供周邊其他設備使用。”國網遼寧電力綜合能源服務公司項目負責人李和說道。在加裝能量回饋裝置后,老式制動電阻將減少發熱,降低機房散熱壓力,節約制冷用能,實現雙重節能。
目前,該醫院能耗支出平均降低8.08%;每年節約用電量約1400萬千瓦時,折合標準煤1720噸,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萬噸,實現較大的社會效益。有效降低醫院用電安全風險,不僅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還提升了服務品質。
電通藍海 持續推進低碳幸福遼寧建設
渤海灣向東,藍海潮涌,一座座石油鉆井平臺巍巍聳立在海平面。
5月20日,中國海洋石油天津分公司錦州25-1海上采油平臺工作人員正在國網葫蘆島供電公司員工姜文彬指導下對海上油田透平設備運行數據進行分析。
國網遼寧電力為清潔能源產業布局,主動服務中海油岸電項目,高效推動臨時接網方案落地和220千伏九江變工程建設,使海上油田告別“電力孤島”,積極助力遼寧清潔能源強省建設。
“請將220千伏夏世線2232開關由熱備用轉運行。”國網葫蘆島供電公司電力調度控制中心值班長魏雷下達指令,“已操作完畢。”中海油夏油變負責人王強回復道。
3月26日0時25分,隨著各項操作結束后,2條220千伏線路、1座陸上220千伏變電站、2座海上220千伏變電站和2條220千伏海纜順利送出,一場歷時83小時47分連續作戰的攻堅戰役圓滿落幕。至此,中海油綏中36-1和錦州25-1兩個海上采油平臺結束了天然氣發電歷史,踏上了藍海綠電、海油報國的新征程。
為高效促成項目落地,國網葫蘆島供電公司先后8次組織召開專題協調會議,研究制定臨時接網方案,協調相關部門大幅縮短用地手續審批周期。加速推進工程實施,協調解決線路通道果樹砍伐、占地補償等施工受阻難題。組建“雷鋒共產黨員服務隊”,三次走訪36-1、25-1海上采油平臺,為中海油變電運行人員提供一對一專業指導,聯合開展事故處置桌面推演,確保順利完成送電任務。
目前,九江220千伏變電站整體施工進度已完成90%,預計7月份竣工投產,中海油綏中36-1海上平臺群9個鉆井平臺,以及錦州25-1海上平臺群4個鉆井平臺即將進入岸電正式接入的關鍵期。岸電接入后,葫蘆島供電公司全年售電量預計增加4.50億千瓦時,減少碳排放4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