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4日,由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東北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北院”)負責總承包的錫林郭勒盟阿旗225MW風電項目開始電氣設備招標工作,升壓站建筑安裝施工標也將于3月8日開標,這標志著該項目進入工程實施階段,距離4月20日正式開工又邁出了扎實的一步。
該項目位于內蒙古錫林郭勒盟阿巴嘎旗境內,風電場規劃容量450兆瓦,本期裝機容量225兆瓦,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等3家單位共同出資建設,是錫盟風電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開發風能資源,優化能源結構
該工程所在地錫盟大草原地域遼闊,風能資源富集,據測算,全盟的風能總蘊藏量達500000MW,可以開發利用量超過50000MW,均占內蒙古自治區總量的50%左右,是全區乃至全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為滿足錫盟新能源電力外送,在風能資源豐富的錫盟阿巴嘎旗建設風電匯集站,匯集旗內的風電電力,對于優化區域能源格局,滿足華北電網的電力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華北地區經濟發達,能源消耗總量大,常規能源匱乏導致能源對外依存度較高。本工程可作為錫盟的外送配套電源之一,通過已投運的錫盟~山東1000 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輸送電力,滿足京津冀魯電網需求。”東北院工程建設分公司總經理孫洪民介紹說。
優質的風電資源、空曠遼闊的草原、較大的環保容量都使本項目成為集環保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為一身的優質項目。本工程投產運行后,在不消耗當地一次能源同時可為當地帶來一定的稅收,同時在工程施工實施階段,可為當地帶來就業、建材供應增加等機會,能一定程度上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項目建成后將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重,有助于推動我國清潔能源的發展戰略,促進電力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推進轉型升級,助力優質發展
與以往的新能源項目不同的是,東北院在本項目中所扮演的角色從負責設計轉向了投資+總包,化“被動”為“主動”,從幕后走到臺前,是東北院積極嘗試開展投資業務,拓寬企業發展路徑的有力舉措。
“我們從2015年開始就一直與中國能建投資公司一起開發本項目,事前廣泛開展了調研工作,認真分析錫盟阿旗地區風力資源的特點與優勢,并經過反復的論證、可行性分析,制定項目整體規劃方案,邀請專家評審,以確保項目定位準確、功能配置到位、規劃設計科學、投入產出高效。”孫洪民介紹說。
東北院在開發過程中對項目整體方案進行了多次的優化調整和對比,以實現最低的建設投資和優質的財務評價;積極與當地政府部門溝通聯絡,向地方政府介紹企業和本項目有關情況,爭取到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積極開展項目投融資相關工作,確定了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投資有限公司等3家單位共同出資建設;做好積極辦理相關手續,協調好項目開發與地方政府中國土、森林、環保等部門的關系,為順利推進項目進行了不懈努力。
最終于2017年底,在中國能建投資公司和東北院的共同努力之下,該項目終于獲得核準,成為了投資推動項目落地、規劃促進EPC總承包業務開展的典范。
突出設計優勢,細化總包管理
“風電項目設計有其自身特點,深入細致的調查研究、風電機組的配比選型、布置方案的反復優化,都為東北院做好這一總包項目奠定了良好基礎。”項目經理李盛龍介紹說。
東北院綜合考慮本項目的造價、占以及項目所在地的氣候和地貌,結合當地風資源情況,經過多個方案的反復比較,最終確定了46臺2.5MW+55臺2.0MW風機的總體裝機方案,集電線路采用架空線路,通過電纜直埋方式進入升壓站開關柜。通過上述舉措,真正把設計優勢轉化為總承包優勢,為項目盈利打下了堅實基礎。
正所謂管理出效益。為做好本項目的總承包工作,東北院在項目管理策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達到人力優質配用,東北院在本項目的人力資源配置上采用了大矩陣模式,從各個板塊選取優秀人才充實到總承包項目部中,形成了能力強、技術硬、能打仗、能吃苦的優秀管理團隊;做好計劃管控,東北院管理團隊將計劃控制作為項目管理的龍頭工作來抓,先有細致策劃,過程中分級管控,責任層層落實;安全環保是底線,更是紅線,管理團隊已經對安全和環保進行了專項策劃,在過程中要保證資金、保證措施、確保安全環保紅線不被突破;抓好風險管理。管理團隊對于本項目的風險進行專門的管理,根據項目所處階段進行風險辨識和評估,進而制定控制措施以及預案,風險管理在項目執行中將常態化、標準化和實用化。
遼闊草原,風機佇立,乘風而上,再填錦繡。錫盟阿旗風電項目總承包合同的簽訂,必將為東北院開辟新能源領域建設市場帶來新的契機,也將為中國能建建團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保障,更將為國家能源戰略轉型貢獻新的力量。
(東北院 孫岳,李盛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