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年前,Central Maine 電力公司(CMP)將60萬個傳統電表換裝成智能電能表,換裝的資金來源包括能源部批準的9600萬美元投資補助金。為了爭取這筆補助金,CMP必須詳細說明智能電表方案將采取的全套方案,提交成本-效益分析報告和保薦書,并且對項目的管控架構(比如,如何跟蹤度量)提出建議。
受益于《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CMP于2009年10月獲得補助金,2010年9月開始安裝智能電表并于2012年6月完成99%以上的部署。如今,CMP依然不斷探索著提高客戶服務質量、運營效率和現場工作人員安全的新途徑。以下是CMP總結出現場安裝智能電表的10種成功策略。
策略1:借助其他電力公司的力量
2006年,CMP便開始爭取監管機構的支持,考察供應商的產品,并與其他電力公司交流意見。
例如,CMP與其北部相鄰的Emra Maine電力公司有著長期的合作關系。此外,CMP還與得克薩斯州、加利福尼亞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多家公司保持聯系,最后決定雇用VSI電表服務公司(現更名為Grid One Solution公司)負責公司1.1萬平方英里服務區域內智能電表和網絡的安裝,智能電表和網絡由蘭吉爾(Landis+Gyr)、Trilliant 和通用電氣公司提供。
策略2:提前計劃
在與其他公司交流后,CMP在實踐中充分吸取了其他電力公司的經驗教訓。例如,CMP不是在部署智能電網30天之前啟動推廣方案,而是效仿Pacific Gas & Electric公司名為“T-75”計劃。如果準備在某個地區安裝電表,公司會提前七十五天與城鎮官員聯系,了解他們所關心的事項,出席鎮民大會,提前與社區建立緊密聯系,以獲取社區居民對部署智能電網的支持。這樣,當現場技師的車隊抵達現場準備安裝智能電表時,城鎮官員和社區已經知曉這個方案并且支持這項倡議。
通過T-75流程,CMP在300個小城鎮組織了數百次會議,讓城鎮官員和社區領導了解智能電網方案的流程和益處,對相關問題進行解答。小城鎮的居民往往與當地政府牽涉頗深, CMP充分認識到會議是了解當地政府和民眾對部署智能電網的關切事項并積極與之溝通的有效手段。
策略3:提前查明電表外殼的問題
緬因州的平均住宅房齡是全國最老的,因此,很多老房子用的都是老式電表箱,并且,很多電表箱還不符合現代規范。有些房產不得不先更換電表箱才能開始安裝智能電表。
在開始部署智能電表之前,CMP花了一整年的時間對所有電表進行檢查,收集電表使用年限和電表外殼狀況的相關數據。然后開始系統、積極地更換那些最老舊的電表外殼,以確保后續能夠安全、高效地部署智能電表。
策略4 :應召式現場電工
當開始換裝60萬個電表時,CMP很快發現一些電表箱不僅老舊,而且不合格或不安全。通常情況下,戶主必須付費請電工安裝一個新的電表外殼,家庭財務負擔的加重必定加劇戶主對電力公司的不滿情緒,因此,很多情況下都會造成安裝工程的延誤。
對此,CMP仿效Bangor Hydro公司的做法,在接到緊急呼叫的情況下才派出電工更換那些有危險或有問題的電表外殼。這樣,盡管沒有花費CMP太多的錢(相對于項目的規模而言),但卻為現場的技師和戶主提供了更加安全的環境,有助于提高客戶的滿意度,并順利推進項目,避免了延誤造成的高昂代價。
策略5:與客戶溝通
在項目實施期間始終與戶主和地主保持不斷溝通是CMP取得成功的關鍵。在安裝之前,CMP會提前與客戶聯系。此外,每次電表安裝工到達現場時,都會先敲門看看客戶是否在家。
然后安裝工會提醒戶主換電表時電力會暫時中斷。盡管停電的時間很短,但是仍然可能會給戶主帶來不便。比如,如果戶主正在家里用電腦工作,提前警告電力中斷可以讓戶主有時間保存手頭的工作。
如果技師到達現場時顧客并不在家,技師也會在門口留一張吊卡,上面寫明聯系信息和已實施的工作說明。CMP的電表安裝工也有一個呼叫中心,它能為安裝工提供客戶協助,回答問題并且幫助安排調度。
策略6:收集數據
在部署智能電表時,盡管相關設施仍屬于客戶的財產,但CMP認為收集數據是十分重要的。比如,電表技師將換下來的電表拍照存底,如果客戶對舊電表最后的讀數或者電表外殼的工況有任何疑問,可以借助這些照片解決。
此外,技師還收集了GPS坐標數據,這些數據在后面的停電管理工作中被證明是非常有用的。現在,當客戶報告發生停電時,調度員可以迅速判斷停電是由于電表前端的問題還是電表故障。通過ping測試電表,調度員可以知道有電還是沒電,這樣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維修呼叫,為現場工作人員節省時間。
策略7:依靠外部的安裝團隊
項目實施期間涉及的工作一般分為兩部分:IT技術和基礎設施的部署。CMP依靠公司內部和外部的團隊在18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將成千上萬個電表部署在公司的服務區域內。
合同制電表安裝工負責處理簡單的裝置--這部分占到全部裝置的90%左右,公司內部的電表技師則負責處理需要進行復雜量測的帶互感器的裝置。CMP還求助于外部公司搭建無線網絡,緬因州許多地區屬丘陵地形,農村住房散落并且林蔭密布,網絡建設的工作相當艱巨。
在部署智能電網期間,CMP充分以數據和指標為導向。公司可以每天、每周和每月對電表裝置進行跟蹤。在服務區域鋪設無線網絡期間,CMP同樣采用以數據為導向的方式對電表和網絡狀態進行跟蹤,其中包括將電表并入電網、加以固定,然后獲取讀數。

策略8:向現場工作人員教授新技術
智能電表系統配套的無線網絡利用同一個網絡實現與配電系統三相重合閘的通信。這些三相重合閘是全自動的,CMP可以通過它遠程清除故障,提高電力恢復過程的效率,減少客戶電力中斷的頻率和持續時間。CMP正在對智能電表網絡進行優化,以便從這個無線網絡獲得第二層功能。
為了向線路工教授有關重合閘以及其他智能設備的運行原理,CMP組建了一支跨職能的流程開發和培訓團隊,并且鼓勵現場監理和線路工積極加入。然后將技術原理與電網設備的安裝和維護結合起來,打造出一個綜合的培訓計劃,它是推進CMP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部署智能電網期間,CMP還將現場專職人員帶到一個培訓基地,這里豎了一個實物示教的電線桿頂,這樣,線路工就可以觀察設備并且學習如何安裝它。
策略9:培訓現場生力軍
在服務區域部署智能電表時,CMP從一個純粹的電線-電桿公用事業公司轉變成緬因州最大的無線設備運營商,這種轉變對公司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隨著時間的推移,CMP開始了解運營一個大型的、復雜的無線系統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如今,公司更加注重技術并且要求員工擁有現場作業所需的全套技能。
如今的電表技師不僅必須了解如何利用無線電和電腦排除系統故障,而且必須緊跟技術發展的步伐學習更多的技能。此外,線路工還必須學習如何在電桿上部署高級量測體系(AMI)設備,舉例來解釋其原因,暴風雨斷電恢復期間,線路工可能要應付的不是一個而是三四個不同類型的智能設備。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要協助射頻技師安裝那些被惡劣天氣損壞的設備。
如今,公司的電線桿上已經安裝了800多臺網絡采集設備。暴風雨或車輛撞擊電桿的事故發生后,需要恢復的不只是一個部件。當線路工將AMI部件從電線桿上拆下之后,所有軟件層面上的通信和故障診斷都需要由一級技師的人員來處理。
策略10:給抄表員提供新的機會
在過去,CMP的抄表員每年要驅車200多萬英里,奔走于城鄉之間。在現場,還要經常冒著被狗咬、在黑暗的地下室撞到頭、在人行道滑倒、被蜱蟲叮咬或染上毒藤皮疹等風險。另外,碰到憤怒的居民,技師還經常如同在火線作戰。
利用智能電表技術,CMP已經減少了現場作業技師的暴露風險。公司并未解雇抄表員,而是在流程初期就宣布智能電表部署的各項計劃,當部署開始的時候,自愿離職的抄表員可以獲得公司提供的自愿離職補償金,不愿意離職的公司則提供機會讓其在內部尋求其他的崗位。
比如,原來的抄表員現在可以從事信控收款、現場電表測試或者通過網絡無法收集到數據的那些電表的抄表工作。這些員工正迅速掌握新的技術和能力,并且在CMP內承擔新的職責。電表技師們則為通信提供技術支持,進行現場調查并確定需要更換哪些網絡設備以解決問題。
通過智能電表的安裝,CMP可以傳送到現場的信息量越來越多,所需的停電恢復時間越來越短。智能電網技術不僅提高了現場和辦公室人員的自動化和效率,也使公司能夠檢測偷電行為和干預破壞行為。
原標題:智能電能表部署的十個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