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煤炭、風能資源豐富,全區煤炭查明資源量4000億噸、風力可開發資源4億千瓦,均居全國首位。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五大綜合能源基地中,有兩個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即鄂爾多斯盆地和內蒙古東部。
為充分發揮資源豐富優勢,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加快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自治區提出的“8337”發展思路中,把“建成保障首都、服務華北、面向全國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放在八個發展定位之首,提出了圍繞“清潔”搞好資源轉化、圍繞“輸出”加強通道建設、圍繞“基地”做大產業規模等具體措施。因此,建設內蒙電力大規模外送通道,依托特高壓,融入大電網,實現綠色能源在更大范圍的消納,是實現自治區建成面向全國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目標的必然選擇。
電力外送成績斐然 外送規模持續擴大
“十一五”以來,國家電網公司投資200多億元用于內蒙古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先后建成11回500千伏交流、1回±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
截至2013年底,內蒙古發電裝機達到8400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1800萬千瓦),已建成23條交流和1條直流外送通道,輸電能力2600萬千瓦,是2005年的3.3倍。2013年,內蒙古外送電量達到1400億千瓦時,是2005年的3.8倍,“十一五”以來年均增速18%,電力外送規模居全國第一。
由于沒有遠距離大能力外送電通道,內蒙古能源基地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煤炭開采后,大部分直接外運銷售,沒有把資源優勢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風電的發展也受到外送能力的限制。
特高壓創新實踐取得突破 蒙電外送得到新技術支撐
特高壓電網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輸電技術。我國已經在特高壓試驗研究體系方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搶占了技術制高點。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已安全運行5 年多,通過國家驗收。2013年1月,“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是我國電工領域在國家科技獎上獲得的最高榮譽。我國研制的特高壓變壓器、開關、高抗、串補等全部關鍵設備,均一次投運成功,巴西已采用我國特高壓技術和裝備建設大型水電送出工程。中國特高壓交流電壓成為國際標準,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特高壓發展已取得廣泛共識,發展特高壓已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
特高壓電網是指以1000千伏交流電網為骨干網架,±800千伏及以上特高壓直流系統直接或分層接入的輸電網。與以往的輸電技術相比,特高壓輸電技術具有輸送容量大(單回線路輸送電力達到500-1000萬千瓦)、距離遠(1000-3000公里)、效率高的特點,可以滿足大容量、遠距離的跨區輸電要求。能夠把內蒙的電力送往華東、華中、華北等用電集中的地區。
目前,特高壓輸電已經在山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蘇、上海、福建、新疆等省市建設或投運。在運在建和取得“路條”的特高壓線路長度超過3.3萬公里,變電容量超過2.1億千伏安。
特高壓面向全國輸送蒙電 勾勒能源基地廣闊前景
2014年5月16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建設的通知》,在國家電網規劃建設“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和3項500千伏工程。其中,包括內蒙古自治區錫盟至江蘇、上海廟至山東兩條特高壓直流,錫盟至山東、蒙西至天津南兩條特高壓交流等4條電力通道。新建特高壓變電站14座、換流站8座、線路1.2萬公里,投資超過2000億元,計劃2017年前全部建成投運,為自治區成立70 周年大慶獻上一份厚禮。
統籌考慮能源基地開發、受端地區用電需要,在大氣污染防治“四交四直”工程基礎上,國網公司還規劃建設“五交五直”特高壓工程,其中包括呼盟至青州、蒙西至武漢兩條特高壓直流,蒙西至長沙、錫盟至南昌兩條特高壓交流等4條電力通道,計劃2018年建成投運。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總體規劃,到2020年,內蒙古規劃建成“四交八直”特高壓外送通道。通過特高壓交直流電網,新增輸送能力1億千瓦,滿足1.2億千瓦煤電、5100萬千瓦風電開發外送需要,直接拉動內蒙古電源投資9000億元,每年帶動GDP增加38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8.4萬人。屆時,蒙電外送規模將達到1.3億千瓦,年外送電量8300億千瓦時,增加當地煤炭就地轉化3.8億噸,能從根本上解決內蒙古電力外送和清潔能源大規模發展問題。
凝心聚力推進項目實施 加快建設清潔能源基地
國家電網公司和內蒙古自治區高度重視特高壓項目建設,先后就內蒙古境內的特高壓項目建設進行了對接會談,聯合成立了特高壓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相關盟市明確責任部門和人員,積極推動特高壓輸電工程建設工作。
國網蒙東電力成立了特高壓建設領導和工作組織,配備專門人員加快推進特高壓項目的建設工作。公司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對項目提前謀劃、周密安排、重點跟進、嚴肅考核,形成“領導親自掛帥抓項目、上下齊心協力為建設”的良好局面。在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國網蒙東電力全速推進項目建設。在項目建設與生態保護、文物保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充分論證,選擇最優實施方案。高效完成用地審查、規劃選址選線等項目核準支持性文件的辦理,項目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目前,錫盟至山東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已經取得國家核準,計劃2016年建成投運。蒙西至天津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即將取得核準,計劃年內開工,2016年建成投運。錫盟至江蘇、上海廟至山東兩項特高壓直流工程,正在辦理核準支持性材料,計劃2015年上半年取得核準并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建成投運。
為充分發揮資源豐富優勢,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加快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自治區提出的“8337”發展思路中,把“建成保障首都、服務華北、面向全國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放在八個發展定位之首,提出了圍繞“清潔”搞好資源轉化、圍繞“輸出”加強通道建設、圍繞“基地”做大產業規模等具體措施。因此,建設內蒙電力大規模外送通道,依托特高壓,融入大電網,實現綠色能源在更大范圍的消納,是實現自治區建成面向全國的清潔能源輸出基地目標的必然選擇。
電力外送成績斐然 外送規模持續擴大
“十一五”以來,國家電網公司投資200多億元用于內蒙古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先后建成11回500千伏交流、1回±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
截至2013年底,內蒙古發電裝機達到8400萬千瓦(其中風電裝機1800萬千瓦),已建成23條交流和1條直流外送通道,輸電能力2600萬千瓦,是2005年的3.3倍。2013年,內蒙古外送電量達到1400億千瓦時,是2005年的3.8倍,“十一五”以來年均增速18%,電力外送規模居全國第一。
由于沒有遠距離大能力外送電通道,內蒙古能源基地的發展受到嚴重制約,煤炭開采后,大部分直接外運銷售,沒有把資源優勢充分轉化為經濟優勢,風電的發展也受到外送能力的限制。
特高壓創新實踐取得突破 蒙電外送得到新技術支撐
特高壓電網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輸電技術。我國已經在特高壓試驗研究體系方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搶占了技術制高點。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已安全運行5 年多,通過國家驗收。2013年1月,“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是我國電工領域在國家科技獎上獲得的最高榮譽。我國研制的特高壓變壓器、開關、高抗、串補等全部關鍵設備,均一次投運成功,巴西已采用我國特高壓技術和裝備建設大型水電送出工程。中國特高壓交流電壓成為國際標準,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特高壓發展已取得廣泛共識,發展特高壓已納入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
特高壓電網是指以1000千伏交流電網為骨干網架,±800千伏及以上特高壓直流系統直接或分層接入的輸電網。與以往的輸電技術相比,特高壓輸電技術具有輸送容量大(單回線路輸送電力達到500-1000萬千瓦)、距離遠(1000-3000公里)、效率高的特點,可以滿足大容量、遠距離的跨區輸電要求。能夠把內蒙的電力送往華東、華中、華北等用電集中的地區。
目前,特高壓輸電已經在山西、河南、安徽、浙江、江蘇、上海、福建、新疆等省市建設或投運。在運在建和取得“路條”的特高壓線路長度超過3.3萬公里,變電容量超過2.1億千伏安。
特高壓面向全國輸送蒙電 勾勒能源基地廣闊前景
2014年5月16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建設的通知》,在國家電網規劃建設“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和3項500千伏工程。其中,包括內蒙古自治區錫盟至江蘇、上海廟至山東兩條特高壓直流,錫盟至山東、蒙西至天津南兩條特高壓交流等4條電力通道。新建特高壓變電站14座、換流站8座、線路1.2萬公里,投資超過2000億元,計劃2017年前全部建成投運,為自治區成立70 周年大慶獻上一份厚禮。
統籌考慮能源基地開發、受端地區用電需要,在大氣污染防治“四交四直”工程基礎上,國網公司還規劃建設“五交五直”特高壓工程,其中包括呼盟至青州、蒙西至武漢兩條特高壓直流,蒙西至長沙、錫盟至南昌兩條特高壓交流等4條電力通道,計劃2018年建成投運。
按照國家電網公司總體規劃,到2020年,內蒙古規劃建成“四交八直”特高壓外送通道。通過特高壓交直流電網,新增輸送能力1億千瓦,滿足1.2億千瓦煤電、5100萬千瓦風電開發外送需要,直接拉動內蒙古電源投資9000億元,每年帶動GDP增加380億元、提供就業崗位8.4萬人。屆時,蒙電外送規模將達到1.3億千瓦,年外送電量8300億千瓦時,增加當地煤炭就地轉化3.8億噸,能從根本上解決內蒙古電力外送和清潔能源大規模發展問題。
凝心聚力推進項目實施 加快建設清潔能源基地
國家電網公司和內蒙古自治區高度重視特高壓項目建設,先后就內蒙古境內的特高壓項目建設進行了對接會談,聯合成立了特高壓工程建設領導小組。相關盟市明確責任部門和人員,積極推動特高壓輸電工程建設工作。
國網蒙東電力成立了特高壓建設領導和工作組織,配備專門人員加快推進特高壓項目的建設工作。公司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對項目提前謀劃、周密安排、重點跟進、嚴肅考核,形成“領導親自掛帥抓項目、上下齊心協力為建設”的良好局面。在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下,國網蒙東電力全速推進項目建設。在項目建設與生態保護、文物保護、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等方面充分論證,選擇最優實施方案。高效完成用地審查、規劃選址選線等項目核準支持性文件的辦理,項目建設工作有序推進。
目前,錫盟至山東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已經取得國家核準,計劃2016年建成投運。蒙西至天津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即將取得核準,計劃年內開工,2016年建成投運。錫盟至江蘇、上海廟至山東兩項特高壓直流工程,正在辦理核準支持性材料,計劃2015年上半年取得核準并開工建設,預計2017年建成投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