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近日就《關于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截至本次征求意見活動結束時(10月21日中午12∶00),通過網絡、傳真、信件等方式共收到各類意見21794條。從反饋情況看,參與征求意見的群眾中,61%表示支持階梯電價機制和改革方向,認為在當前能源供需矛盾突出、環境污染壓力巨大的情況下推進居民階梯電價,從機制上增強全民節約能源意識,對于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推進節能技術進步等方面都是非常必要的,同時,也從不同角度對《意見》提出了修改意見和建議。
本期應知版針對階梯電價涉及的一系列內容為讀者進行了解讀。
1 什么是居民階梯電價?
定義
居民階梯電價是指將現行單一形式的居民電價,改為按照用戶消費的電量分段定價,用電價格隨用電量增加呈階梯狀逐級遞增的一種電價定價機制。
分檔電量和電價
居民階梯電價將城鄉居民每月用電量按照滿足基本用電需求、正常合理用電需求和較高生活質量用電需求劃分為3檔,電價實行分檔遞增。其中:第一檔電價原則上維持較低價格水平,3年之內保持基本穩定。第二檔電價逐步調整到彌補電力企業正常合理成本并獲得合理收益的水平。起步階段電價在現行基礎上提價10%左右。今后電價按照略高于銷售電價平均提價標準調整。第三檔電價在彌補電力企業正常合理成本和收益水平的基礎上,再適當體現資源稀缺狀況,補償環境損害成本。起步階段提價標準不低于每度電0.20元,今后按照略高于第二檔調價標準的原則調整,最終電價控制在第二檔電價的1.5倍左右。
可供選擇的方案
《征求意見稿》就電量檔次劃分提供了兩個選擇方案。
方案一:以省(區、市)為單位,第一檔電量按照覆蓋70%居民家庭的月均用電量確定,即保證戶均月用電量在該檔電量范圍內居民戶數占居民總戶數的比例達到70%;起步階段電價保持基本穩定。第二檔電量按照覆蓋90%居民家庭的月均用電量確定;起步階段電價提價標準不低于每度電5分錢。第三檔為超出第二檔的電量;起步階段電價提價標準不低于每度電0.20元。
方案二:以省(區、市)為單位,第一檔電量按照覆蓋80%居民用戶的月均用電量確定,即保證戶均月用電量在該檔電量范圍內居民戶數占居民總戶數的比例達到80%;起步階段電價每度電提高1分錢左右。第二檔電量按照覆蓋95%居民用戶的月均用電量確定;起步階段電價提價標準不低于每度電5分錢。第三檔為超出第二檔的電量;起步階段電價提價標準不低于每度電0.20元。
2 推行居民階梯電價的必要性是什么?
?
促進節能減排
從階梯電價設計理念和要實現的目標看,實施居民階梯電價制度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促進節能減排。在環境日益惡化的今天,社會各方面乃至每個公民都負有節能減排的義務。近幾年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節能減排的價格政策,如對高耗能行業實行了差別電價,對超能耗產品實行懲罰性電價等,這些政策都是在現行基礎上實行電價加價,通過發揮價格杠桿對利益關系的調節作用,有效地促進了節能環保。實行階梯電價政策,也是將上述思路推廣至電力居民用戶,促進居民用戶特別是用電量多的用戶調整用電行為,節約用電。
應對能源緊缺
實行居民階梯電價政策,是許多能源緊缺國家為應對能源價格高漲、抑制能源不合理消耗而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從現實情況看,近年來,全球煤炭等一次能源價格持續上漲,2003~2009年間,歐洲各國工業電價年均上漲約10.47%,居民電價年均上漲約8.05%;我國除居民外的其他行業電價年均上漲4%,但絕大多數地區居民用電價格一直未調整,導致居民電價與工業電價比價關系嚴重失調,居民電價大幅低于工業電價,這既與國際上居民電價高于工業電價的慣例不符,也與當前較高的一次能源價格不相稱。既沒有體現公平負擔的原則,也不能合理體現電能資源價值,不利于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為了促進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引導居民合理用電、節約用電,有必要對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
3 電價調整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此次階梯電價調整增加的收入主要用于以下3個方面:
一是彌補節能減排等環境成本增支目前,我國二氧化硫排放總量中,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排放占50%以上,成為大氣主要污染源。為了減少二氧化硫排放,國家出臺了脫硫電價加價政策,對安裝脫硫設施的發電企業上網電價每千瓦時增加1.5分錢。這項措施取得了顯著成效。近兩年我國二氧化硫減排總量中,發電企業的貢獻率高達70%,但同時也導致電網企業購電成本急劇增加,需要適當補償,以進一步調動發電企業生產和提供清潔能源的積極性。
二是用于居民用戶電表改造支出目前居民電表改造,各地要向居民收取一定費用,階梯電價政策出臺后,將規定電網企業不得再向居民收取電表改造費,支出的成本由電網企業承擔。
三是彌補由于燃料成本上漲增加的電網企業購電成本近年來電煤價格持續大幅攀升,發電企業發電成本持續上升,由于無法及時疏導,普遍出現虧損。電網企業增加收入后,可以用于緩解發電企業經營困難,保障電力正常供應。
他山之石
??????????????????發達國家怎么做?
國際上,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均對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
日本
日本從1974年6月開始對居民實行階梯電價,按照每月用電量將電價劃分為3個檔次。以東京電力公司為例,第一檔為120千瓦時,每千瓦時電價為17.87日元(1美元約合81日元),這是保障基本生活必需的用電量。第二檔從120千瓦時到300千瓦時,每千瓦時22.86日元,電價與發電平均成本持平。第三階段是300千瓦時以上,每千瓦時24.13日元,以此促進節電。
美國
美國對居民生活用電采用生命線電價,這是政府對低收入居民特殊照顧的一種電價。生命線電價作為對貧困戶的優惠,對在生命線用電量以下的每戶每月用電量,規定一個較低電價;對超過生命線用電量限額的用戶,按合理電價收費;再超過某一用電量限額時,按高于合理電價收費。這種電價遞增體現了超額用電對資源和環境的壓力,是合理的。
韓國
自1973年開始實行階梯電價以來,韓國的用電價格經歷多次變動。根據現行階梯電價表,以每戶為單位,每月每100千瓦時為一個跨度,按6檔劃分電價。在1千瓦時至100千瓦時區間,每千瓦時電價是55韓元(1美元約合1120韓元)。此后每100千瓦時區間的用電價格分別是114韓元、168韓元、248韓元和366韓元。一旦超過500千瓦時,用戶需承擔每千瓦時644韓元的超高價。
名詞解釋
拉姆奇定價法
發達地區的各種計價模式都是階梯式遞增電價,分段略有不同,基本原則一樣。其理論基礎是拉姆齊定價策略,是以拉姆齊法則為基礎的一種定價方式,核心思想是追求預算平衡約束下的社會福利最大化。拉姆齊定價要求產品定價應考慮到不同產品的需求彈性,高需求彈性的產品價格上升幅度小,反之則相反。簡單地說,拉姆奇定價法是使用“與彈性成反比”規則,價格彈性較低的用戶被收取較高的價格,因此也為補償固定成本做出更多貢獻。拉姆齊模型既考慮了生產者自身的成本,又兼顧到消費者的支付意愿,一直被看做符合社會福利要求的定價模型,對設計差別定價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拉姆奇定價法根據不同收入群體定價,而實踐中則采用針對不同用電量分段實行階梯式遞增電價,不容易確定家庭收入情況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居民大致可以分為3個群體:低收入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各群體有不同的用電預算,一般低收入家庭用電少,高收入家庭用電多。因此,對用電量分段定價基本符合收入群體定價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