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陳女士是居住在該居民樓的一位居民。據她介紹,他們都是這里的租戶,居民樓有9戶居民在共同使用一塊總電表。平時供電所查電表時只抄讀總表上的用電量,并根據此電量結算出當月的電費金額。然后再由這9家住戶依自家分表上的用電度數多少分攤電費。
????12月20日,到了抄電表的時間,抄表員與往常一樣抄完電表告訴大家度數就離開了。陳女士告訴記者,他們9戶人是輪流負責清算并收取各家分攤的電費的,這個月輪到她了。得知了總度數,陳女士準備找其他8家住戶核算電費。隨后,陳女士開始查看各家的分表,結算電費。"天哪!相差這么多啊?"查看完電表的陳女士不禁發出驚呼。
????陳女士告訴記者,當她查看分表后,發現分表度數加在一起才900多度,而總表上顯示度數卻是1100多度,居然差了200多度。隨后陳女士又仔細查看一遍,結果還是一樣。“200多度電哪里去了?"陳女士很困惑地說,大家都不知道問題出在哪里,為了多出的度數,9家人多交了100多元的電費。“錢雖不多,可交得莫名其妙,心里不舒服。”該樓住戶說。
????“上一次查電表時就出現錯誤啦。”譚老先生告訴記者,10月份是他負責收取各家分攤的電費。當時他就發現總表與分表之間相差100多度,因為以前沒有這樣的事發生,他以為是自己算錯了,自己掏腰包把多出來的50多元錢的電費給墊上了。沒想到,這次又出現這樣的事。聽了譚老先生的話,大家紛紛議論起來:“要是這樣下去,多出來的越來越多怎么辦?”大家猜想可能是總電表出現問題了,商量一番后一致決定,先找到該樓的房東楊先生,在沒有弄清原因之前,暫時不做任何改動。
????隨后,記者聯系到該樓的房東楊先生。在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后,楊先生表示,他也不清楚究竟是電表出問題了還是電線存在漏電的情況。楊先生答應找專業人士人前去查看,找出問題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