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標量增長超預期,全年增速預計30%以上。此次招標2級單相智能電表共1422.2萬個,占10年全年的34.3%;1級三相智能電表共133.3萬個,占10年全年的39.4%;0.5S級三相表共9.6萬個,占10年全年21.6%;0.2S級三相表共2460個,占10年全年21.6%。今年五標合計招標中,2級單相智能表共招5408.3萬臺,較10年增長30.3%;1級三相智能表共招507.9萬臺,較10年增長50%;0.5S級三相表共招52.5萬個,較10年增長17.8%;0.2S級三相表共招1.53萬個,較10年增長34.1%。根據國網此前的規劃,11年原計劃招標的智能電表總量為5500萬臺,而11年實際的招標總量為5970萬臺,高于此前市場預期約10%。
招標范圍再次擴大,終端產品也被納入集招體系。此次招標將終端類產品的集中器、采集器和專變采集終端也首次納入了集中招標體系。其中,集中器、采集器共招標48.24萬臺,專變采集終端共招標10.9萬臺。我們認為,國網招標后的終端產品將會呈現兩大趨勢:第一,受國網推動,體量上受益國網推動會出現較大增長;第二,國網會對所有資格廠商進行統籌考慮,從而使份額分散化。
市場集中度下降已成招標特點。從智能電表招標來看,進入11年后,智能電表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分別較此前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2級單相表(前十廠商份額之和)由10年第三批之前的平均70%以上降至此后的40%-50%;1級三相表(前五廠商份額之和)由10年第四批前的65%以上降至此后的55%左右。而今年第三批的市場集中度又開始出現較明顯的下降,2級單相由50%降至48.8%,1級三相由56.3%降至52.6%。
因此我們判斷,第五次招標仍將延續這種份額分散的趨勢,而對于新進入體系的終端產品,集中度也將有所下降。
進入集招體系后,終端產品招標不會重演“價格戰”。由于去年的低價中標規則以及此后導致的一系列事故,今年國網招標已由去年的單一價格標準轉而更重視產品的質量。通過改變招標規則,電表價格在今年前四標均有較為明顯的回升。根據我們的測算,11年的年平均價格已高于10年約5%左右。因此我們認為,在“二次平均價中標”的模式下,終端產品的價格在首次納入集招體系后出現價格競爭的可能性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