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日,青島供電公司修驗工區崔瀟主任的電腦里,存放著一份上半年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截至6月26日,工區實現連續安全生產4000天;未發生員工、分包領域入網企業員工人身傷亡事故和輕傷事件;未發生人員責任電網、設備事故;保護和開關正確動作率達100%,未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
“我們工區現有員工133人,其中55名共產黨員,負責青島電網128座變電站設備的運維改造任務。128座變電站,分布在青島1萬多平方公里境內,如128個陣地;55名黨員如55面黨旗,高高飄揚在128個陣地上。”崔瀟說。
甘當電網守護神
“我們修驗工區成立于2000年。我們全體黨員在所有崗位、一切工作中,不甘平庸、銳意進取、勇當排頭,誓做電網守護神,爭當‘電網先鋒’。”?修驗工區黨支部書記徐寧說。
“作為一名黨員,能避免事故發生,再苦再累也值得。”共產黨員劉杰講了這樣一個平凡的故事。今年4月中旬,修驗工區油化組工作人員在例行的油樣分析中,發現220千伏海河站2號主變壓器總烴含量有異常超標現象。海河變電站承擔中石化黃島大煉油項目供電,一旦發生事故,后果難以想象。劉杰沒有忽略細微的超標,開始對該變壓器持續跟蹤監測,一個多月里,在青島膠州灣高速公路跑了30多趟,往返8000余公里,霧天高速路關閉,她就在路口等或繞路走,“有時等三四個小時,但為了取得科學數據,一點都馬虎不得,必須定期采樣。”經過科學診斷得出結論:內部存在電氣回路隱患、需返廠解體大修。就這樣避免了一次重大設備事故。
平凡工作見精神,安全責任重于山。2010年8月22日,一條220千伏線路遭雷擊斷路器跳閘,一側變電站重合成功,另一側卻重合失敗,在巡線沒有發現問題的情況下,運行人員恢復了線路送電。開關班班長、共產黨員孫振勇以“不容許一絲隱患存在,不容許任何問題遺留”的高度責任感,將這起事故分析透徹。他查閱相關資料,聯系相關專業人員共同研究跳閘記錄,堅持在現場對設備進行全面勘察。青島的8月,中午氣溫高達35攝氏度,他帶領全體作業人員不畏炎熱,加班加點,吃住在現場,通宵輪換工作了三天三夜,完成了核查、分析、更換斷路器極柱等任務,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了變電站設備安全。
開關班有一群任勞任怨默默奉獻的黨員,他們負責青島地區128座變電站的4000余臺各類斷路器、組合電器等設備的檢修與維護工作,人均維護設備量位居全省第一,經常需要面對斷路器無法分閘、無法合閘等諸多突發故障情況。沒有專職司機,他們自己兼職開車,每車年行程4萬多公里,每名黨員平均加班時間超過200小時。在他們的帶動下,開關班多次榮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青島供電公司“先進集體”稱號。
創建智能第一站
2010年11月23日,我國第一座220千伏智能變電站——青島午山智能變電站誕生。而這座智能變電站是由一名許振超式的人物帶領員工完成的,他就是青島供電公司修驗工區繼電保護班班長、共產黨員夏曉賓。
國家電網公司驗收專家組22名專家,經過兩天的評審驗收得出一致結論:經過智能化改造的午山變電站具備了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功能應用標準化等功能,完全符合國家電網公司變電站智能化改造相關技術標準和對該站批復的技術方案要求。專家組還特別提到,此次改造運用了國內外先進的純光學互感器、智能巡檢機器人、智能交直流一體化電源系統等,在電網智能化建設改造中進行了大膽有益的探索,為以后國網公司其他變電站智能化改造積累了寶貴經驗。
30余年來,夏曉賓一直堅守在繼電保護崗位上。
靠勤學,他十幾年利用業余時間在幾所夜校讀完了高中、中專,接著學習電子技術、高等數學、制圖技術……他編寫了多種新的、符合當前工作需要的繼電保護設備作業指導書,使現場各項繼電保護工作有了系統的理論文本。
靠苦練,他取得過硬的技術,被譽為“中國智能變電站安裝第一人”。
靠奉獻,他帶出了一支優秀的團隊。他擔任班長10余年,在他的帶動下,修驗工區鉆研技術,爭當業務尖兵蔚然成風,繼電保護班被授予“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山東省勞動競賽先進班組”稱號等。他本人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動模范、國家電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面對挑戰顯本色
2010年1月20日,一場罕見大風寒潮襲擊了山東半島,因線路覆冰舞動,造成煙威電網11條500千伏線路跳閘,青島電網多條220千伏線路相繼跳閘,138條輸配電線路先后發生了153次跳閘,使多個地區的關鍵220千伏變電站面臨全站停電危險。
災情就是命令!修驗工區按照平時演練多次的事故應急預案,進入緊急狀態,工區成立應急指揮中心,全體員工返回工區值候班,全體黨員組成十幾個搶修突擊隊,嚴陣以待。從15時45分接到通知到晚上24時寒潮基本結束,無一人擅離崗位。工區副主任、共產黨員高波帶領開關班黨員突擊隊冒著罕見的冰凍雨雪天氣奔赴事故現場。高速路封了,走小道,路口堵車了,調轉車頭繞著走!奮戰4個多小時,使多臺因頻繁跳合閘造成繼電器損壞的斷路器恢復正常;17時05分,副主任、共產黨員于強帶領由7名黨員組成的多專業工作組緊急奔赴220千伏午山站協助搶送電,一直堅守至早晨6時,確保了午山站安全。修驗工區的共產黨員隊伍在急難險重的重大事件面前,再一次彰顯了先進性和先鋒模范作用。
黨旗紅,堡壘固。工區連續多年榮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先進黨支部”、“先進集體”、“雙文明集體”等稱號。2011年6月28日,在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慶祝建黨90周年暨“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上,工區黨支部又獲集團公司“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中國電表網? )
截至6月26日,工區實現連續安全生產4000天;未發生員工、分包領域入網企業員工人身傷亡事故和輕傷事件;未發生人員責任電網、設備事故;保護和開關正確動作率達100%,未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
“我們工區現有員工133人,其中55名共產黨員,負責青島電網128座變電站設備的運維改造任務。128座變電站,分布在青島1萬多平方公里境內,如128個陣地;55名黨員如55面黨旗,高高飄揚在128個陣地上。”崔瀟說。
甘當電網守護神
“我們修驗工區成立于2000年。我們全體黨員在所有崗位、一切工作中,不甘平庸、銳意進取、勇當排頭,誓做電網守護神,爭當‘電網先鋒’。”?修驗工區黨支部書記徐寧說。
“作為一名黨員,能避免事故發生,再苦再累也值得。”共產黨員劉杰講了這樣一個平凡的故事。今年4月中旬,修驗工區油化組工作人員在例行的油樣分析中,發現220千伏海河站2號主變壓器總烴含量有異常超標現象。海河變電站承擔中石化黃島大煉油項目供電,一旦發生事故,后果難以想象。劉杰沒有忽略細微的超標,開始對該變壓器持續跟蹤監測,一個多月里,在青島膠州灣高速公路跑了30多趟,往返8000余公里,霧天高速路關閉,她就在路口等或繞路走,“有時等三四個小時,但為了取得科學數據,一點都馬虎不得,必須定期采樣。”經過科學診斷得出結論:內部存在電氣回路隱患、需返廠解體大修。就這樣避免了一次重大設備事故。
平凡工作見精神,安全責任重于山。2010年8月22日,一條220千伏線路遭雷擊斷路器跳閘,一側變電站重合成功,另一側卻重合失敗,在巡線沒有發現問題的情況下,運行人員恢復了線路送電。開關班班長、共產黨員孫振勇以“不容許一絲隱患存在,不容許任何問題遺留”的高度責任感,將這起事故分析透徹。他查閱相關資料,聯系相關專業人員共同研究跳閘記錄,堅持在現場對設備進行全面勘察。青島的8月,中午氣溫高達35攝氏度,他帶領全體作業人員不畏炎熱,加班加點,吃住在現場,通宵輪換工作了三天三夜,完成了核查、分析、更換斷路器極柱等任務,在最短時間內恢復了變電站設備安全。
開關班有一群任勞任怨默默奉獻的黨員,他們負責青島地區128座變電站的4000余臺各類斷路器、組合電器等設備的檢修與維護工作,人均維護設備量位居全省第一,經常需要面對斷路器無法分閘、無法合閘等諸多突發故障情況。沒有專職司機,他們自己兼職開車,每車年行程4萬多公里,每名黨員平均加班時間超過200小時。在他們的帶動下,開關班多次榮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青島供電公司“先進集體”稱號。
創建智能第一站
2010年11月23日,我國第一座220千伏智能變電站——青島午山智能變電站誕生。而這座智能變電站是由一名許振超式的人物帶領員工完成的,他就是青島供電公司修驗工區繼電保護班班長、共產黨員夏曉賓。
國家電網公司驗收專家組22名專家,經過兩天的評審驗收得出一致結論:經過智能化改造的午山變電站具備了全站信息數字化、通信平臺網絡化、信息共享標準化、功能應用標準化等功能,完全符合國家電網公司變電站智能化改造相關技術標準和對該站批復的技術方案要求。專家組還特別提到,此次改造運用了國內外先進的純光學互感器、智能巡檢機器人、智能交直流一體化電源系統等,在電網智能化建設改造中進行了大膽有益的探索,為以后國網公司其他變電站智能化改造積累了寶貴經驗。
30余年來,夏曉賓一直堅守在繼電保護崗位上。
靠勤學,他十幾年利用業余時間在幾所夜校讀完了高中、中專,接著學習電子技術、高等數學、制圖技術……他編寫了多種新的、符合當前工作需要的繼電保護設備作業指導書,使現場各項繼電保護工作有了系統的理論文本。
靠苦練,他取得過硬的技術,被譽為“中國智能變電站安裝第一人”。
靠奉獻,他帶出了一支優秀的團隊。他擔任班長10余年,在他的帶動下,修驗工區鉆研技術,爭當業務尖兵蔚然成風,繼電保護班被授予“全國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山東省勞動競賽先進班組”稱號等。他本人也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國家電網公司特等勞動模范、國家電網公司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
面對挑戰顯本色
2010年1月20日,一場罕見大風寒潮襲擊了山東半島,因線路覆冰舞動,造成煙威電網11條500千伏線路跳閘,青島電網多條220千伏線路相繼跳閘,138條輸配電線路先后發生了153次跳閘,使多個地區的關鍵220千伏變電站面臨全站停電危險。
災情就是命令!修驗工區按照平時演練多次的事故應急預案,進入緊急狀態,工區成立應急指揮中心,全體員工返回工區值候班,全體黨員組成十幾個搶修突擊隊,嚴陣以待。從15時45分接到通知到晚上24時寒潮基本結束,無一人擅離崗位。工區副主任、共產黨員高波帶領開關班黨員突擊隊冒著罕見的冰凍雨雪天氣奔赴事故現場。高速路封了,走小道,路口堵車了,調轉車頭繞著走!奮戰4個多小時,使多臺因頻繁跳合閘造成繼電器損壞的斷路器恢復正常;17時05分,副主任、共產黨員于強帶領由7名黨員組成的多專業工作組緊急奔赴220千伏午山站協助搶送電,一直堅守至早晨6時,確保了午山站安全。修驗工區的共產黨員隊伍在急難險重的重大事件面前,再一次彰顯了先進性和先鋒模范作用。
黨旗紅,堡壘固。工區連續多年榮獲山東電力集團公司“先進黨支部”、“先進集體”、“雙文明集體”等稱號。2011年6月28日,在山東電力集團公司慶祝建黨90周年暨“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上,工區黨支部又獲集團公司“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中國電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