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聚焦山西】綜合編輯:4月19日一大早,在陽泉市郊區蔭營鎮杏花園小區里,十幾名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做著智能電表入樓安裝前的停電準備。一位早起鍛煉身體的張先生看見工作人員,親切地打著招呼:“哎呀,這么早就來啦,為了更換電表你們可沒少跑我們小區。”
早在半個月前,郊區供電支公司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在小區里的每個樓道口貼上了《電力公告》,告知居民們安裝智能電表的時間和注意事項。臨近安裝,支公司的工作人員又入戶對居民詳細講解智能電表的功能、優勢和使用注意事項等內容。19日早上6點左右,當小區停電后,安裝電表的工作正式開始。在4號樓2單元內,兩名安裝人員拆下電表箱內的老電表后,將帶有液晶顯示屏的智能電表安裝在老電表原來的位置上,不到10分鐘,一塊智能電表就安裝好了。“別看表好安裝,主要難點是在更換老舊電表箱,換好一個電表箱起碼要用20多分鐘。”聚緣電力公司的工程負責人曹勇說。原來,表箱和電表是配套安裝的。因此,在安裝智能電表前先要對老舊電表箱進行全部更換。
陽泉智能電表改造工程監理部總監張禮耀說,智能電表是免費安裝的,使用后用戶可查詢任何一天的用電量,還能查詢到某一時間段的用電量。通過電量的實時查詢,可以測算出用戶自家各種電器的耗電量,從而“對癥下藥”,達到節約用電、節省電費的目的。當電費余額不足時,系統還會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提示用戶及時續費。
據郊區供電支公司經理潘力志介紹,預計今年年底郊區有3萬多戶居民可以用上智能電表,待明年整個改造工程全部完畢后,全區將有65000多戶居民享受到智能電表帶來的實惠。
當太陽下山時,居民們開始回家準備做飯的時候,小區內的435戶居民的電表全部更換完畢且送電。看著自家新安的智能電表正在運轉,住在7號樓3單元的57歲的田大媽開心地說:“太好了,智能電表終于進我家了,以后用電更方便、更省心、更節能。”(記者 張劍雯 通訊員 張一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