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了解中國的情況,你就不了解世界能源問題。”世界能源委員會秘書長克利斯托弗·W.弗雷如此評價目前中國在世界能源領域的地位。他所代表的世界能源委員會,將在9月中旬舉行世界能源大會。這一國際性會議的召開時間被刻意選在中國向全球發布。
這并不是國際性能源組織第一次這樣關注中國。今年3月31日在墨西哥召開的世界能源論壇上,IEA(國際能源署)總干事田中伸男就明確表示,希望中國加入該組織。
國際性組織競相表示希望更加了解中國,與中國展開更多合作,種種跡象表明,中國在未來能源發展中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在與弗雷的訪談中,我們獲得了更多的信息。
中國能源的未來大有機遇
“現在就世界能源領域來說,如果你不了解中國的情況,也就是說你不了解能源問題,因為在中國發生了很多跟能源相關的變化,這也是現在我們的探索跟中國加強關系的原因。”弗雷說。
“中國在很多能源問題上已經成為一個世界領先的國家,這是全世界所公認的。”可再生能源領域中國成為最大的投資國。特別是風電、太陽能兩個領域,正是由于中國的參與和大量的投資,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成本大大降低。
在未來能源領域,發展中國家將面臨更多創新的機會。創新是由以下幾個因素來促成的:第一是緊迫感,這是創新的動力;第二是多樣化;第三是實現創新的資源。“實際上在中國、印度、韓國、非洲,都是有以上三個因素的。如果中國和印度實現這種創新,將創造更多出口機會,這是機會的增長。”
以風電為例,目前中國在風電方面是最大的投資國,如果能夠繼續努力成為一個風電技術所有國,不僅會對世界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起到一個很好的推動,也有利于創造新的出口增長機會。
“創新也來自正處于城市化過程中的國家,而不是來自那些已經發生了城市化進程的國家。”城市化進程中,很多發達國家城市基礎設施已經完成,比如休斯敦,這個城市的建立就是為了消耗能源,因此在能效方面是非常低的。而發展中國家,受客觀條件限制只能選擇高能效低能耗的建設方式。
同樣,碳捕捉和碳封存是對中國格外有利的技術,因為中國在煤炭方面一個一直是非常大的投資國。“中國能不能現在就在碳捕捉和碳封存方面有所進展?其他國家都在看中國,希望中國在這一問題上能拿出解決方案。”
最應受中國關注的幾個問題
世界能源委員會每年都會針對能源領域的30個問題進行調查,去年對90個會員國能源主席的調查情況不久前揭曉。這些具有代表性和趨勢性的問題,對中國的能源發展是一個啟示。
每個問題有三個維度:是否重要,不確定性有多大,緊迫性有多大。
根據去年的調查結果,除金融危機外,整個行業認為最重要的問題,同時也是具有很大不確定性的問題是氣候框架。這種同時具有高影響和高不確定性的問題,弗雷認為將對整個行業的長期投資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還有一個問題很重要,并且具有最大的不確定性,那就是碳捕捉和碳封存。“要記住,我們這個調查是針對業界所做的,也就是說碳捕捉和碳封存的實施者,對如何做這件事還不確定”。這也是為什么各國在談到這一問題時,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更多地投向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中國。
值得中國注意的還有水與能源的關系。弗雷援引近年的調查數據,“水和能源關系的話題,上升得非常快。”中國是比較缺水的國家,水已經成為制約許多能源項目的一個重要因素,今后隨著對能源需求的增長,這一問題將更加嚴峻和突出。
調查顯示,影響力較高、不確定性較小的問題是能效。換句話說,大家普遍認為提高能效是我們應當做的事情。西方國家還普遍認為,智能電網是一個提高能效的可行路徑,“現在無論是公司還是國家,都在認真討論要拿出一個具體的智能電網產品來”,這對中國意味著一個新的機會。
合作促進世界能源安全
弗雷認為:“如果能源問題沒能很好解決,也很難說我們人類有了真正的進步。”今年,全球矚目的千年發展目標首腦會議將于9月20日舉行,而三年一度的世界能源大會剛好選擇在此前一周召開,頗有深意。
“能源資源分布并不均衡,因此能源安全需要一個全球化的框架。”現在,中國是這一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
兩個存在高度競爭關系的國際性能源組織,一個是由非常富有的石油消費國的政府部門所構成的IEA,一個是崇尚打造政府以及業界之間對話機制的世界能源委員會,都在今年不約而同地向中國示好。
對于這一點,弗雷給了另外一種解釋:“實際上這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會。目前世界對中國發生的情況還是存在許多誤解,西方媒體有很多不妥當的言論,如果中國和世界能系統地進行意見交換,將會使很多人認識并理解中國的能源問題和政策。同時,新的對話機制的締造,將更有利于中國與其他能源生產和消費國誕生更多合作機會。”這對世界能源安全無疑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