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黨報熱線”記者前往蔡宅村了解情況,并向轄區電力部門進行了咨詢。
村民:太不正常,從未交過這么多電費
家住蔡宅村中路的鄭昌壽開著一家理發店,家里有兩臺1.5P和3P的空調,電腦、電視各一臺,均使用多年。他向記者出示了前4個月的電費單,從6月份到9月份,電費從230元增加到892元,每月遞增220元左右。鄭昌壽表示,這幾個月天氣變熱,每月遞增是正常的,但惟獨換電表后的8月份達到近900元,這非常不正常——多年來,同樣的電器,他從來沒有交過超700元的電費。
與鄭昌壽相鄰的蔡蘭考家,電費增加幅度更大。8月份比7月份足足多了近600元——100多度電是怎么多用掉的?聽說記者采訪,村里數十位村民拿著電費單反映情況,幾乎每戶的8月份電費均比上月增加30%左右。一位暫住戶反映,家里除了電燈外,只有一臺電扇,但是電費從60多元跳到了120元。
為何換了新電表,電費就劇增?村民們對此議論紛紛,對新電表是否正常運行提出了疑問。
記者隨后和鄭昌壽、蔡蘭考等來到轄區的電業營業網點,查詢了2008年同期的用電情況,發現去年電費均無如此幅度的增加,8月份用電量與7月份基本相同。
部門:應屬正常,個別可申請重測電表
記者隨后來到轄區瑞安經濟開發區供電所咨詢,該所副所長蔡敏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解釋。
據蔡敏介紹,蔡宅村及周邊多個村莊的電表都已使用了8年多時間。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電力部門于7月底對這些電表進行了集中更換。所有新電表均是經市電業局下屬計量所檢測并貼封的合格電表,因此電表本身應該沒問題。
昨前幾天,供電所技術人員根據群眾反映情況,實地進行了檢測和調查,也曾對其中一戶進行過試驗,沒有發現異常。對于電費緣何陡增,蔡敏分析主要有幾個原因:
一是8月份天氣炎熱,本就是用電高峰,一些村民本身用電量就增加不少。
其次是每次抄表時間在每月月初4日左右,而這次更換電表恰在月末,因這一特殊情況,使9月份抄表時,用戶實際用電天數比平時多了8天,這是導致該月電費出現大幅增加的另一主要原因。
三是使用多年的老電表磨損老化,會導致轉速變慢,使電表顯示的用電量比實際用電量少,有些老化厲害的甚至只能顯示實際用電量的30%左右。而新電表刻度顯示和實際用電量趨于一致,電費自然增加。
四是因為原來的老電表部分還是老式的電子表甚至是機械表,這次統一更換的是第三代脈沖式電子表,靈敏度有了很大提高。
蔡敏說,當然也不排除有個別電表出現故障的可能。根據國家電力法規定,對用電量存在較大疑義的用戶可以向電力部門申請重新檢測電表。供電所會將電表送到市里進行檢測,如果的確發現有故障,將退回故障電表使用期內的所有電費和檢測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