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美國次貸危機進一步加深,引發當前全球經濟面臨系統性風險。受國內外各種因素影響,我國發電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細致地分析宏觀金融經濟形勢、電力行業形勢、國企改革形勢,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辨明前進的方向,化險為夷、逆勢而上,對發電企業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
經濟形勢的影響及對策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我國宏觀經濟和證券市場也受到一些波及,但我國總體形勢是好的,經濟發展的基本態勢沒有改變。我國由于資本市場尚未完全開放,外匯儲備充足,雖然存有一定的次貸風險,但不會對我國金融體系構成太大威脅。盡管出口影響較大,但我國內部市場廣闊、發展空間巨大,又處在經濟騰飛階段,通過進一步擴大國內消費和基礎設施投資,可以抵消出口下降的影響,保持經濟穩定和持續發展。
我國現在遇到的經濟問題有外部因素:美國次貸危機、經濟衰退、全球石油、礦石、糧食、原材料價格上漲;但更多源于我國資源環境約束和經濟結構失衡等內部原因。在此背景下,依靠大量資源消耗和高污染、高排放的發展模式將阻礙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轉型迫在眉睫。
國家經濟調控目標是控制通貨膨脹和物價上漲,使經濟軟著陸。經過十多年高速發展,目前,我國經濟進入了調整轉型期。國家經濟調控的主要對象是企業,企業必須按照國家的調控意圖和要求,從自身實際出發,轉換發展模式,調整戰略行為,以應對環境變化。
目前國內股價已跌去2/3,低迷的股市為低成本參股或并購上市公司提供了良機,發電企業可以通過參股、控股向上下游延伸,實現一體化經營。發電企業通過收購煤炭和運輸類上市公司股票,分享煤炭和運輸收益,實現煤電運聯營;也可以收購同類電力類上市公司,擴大發電裝機規模,獲取電源資源;也可以收購新能源、節能環保類上市公司,使能源結構多元化??傊?,目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發電企業應該更加注重利用資本市場并購上市公司來獲取發展的資產和資源,優化結構和布局。
行業形勢的影響及對策
今年以來,煤價上漲、財務費用上升、發電小時數下降使整個火電行業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首先,由于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使得政府遲遲未能啟動煤電聯動,盡管下半年兩次上調電價,但遠不能彌補煤價上漲帶來的成本增加,企業虧損不斷加大,經營風險劇增。其次,政府為應對通貨膨脹緊縮銀根導致企業貸款難、財務費用激增,使80%高負債率的火電企業資金鏈緊繃,財務風險加大。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同時發生并交互作用更加放大了發電企業的經營風險,使發電企業很難招架。受國內外經濟和金融形勢影響,這種局面不會是短期的,因此,一些發電企業開始調整發展戰略和轉變發展模式,甚至有一些發電企業開始轉讓退出。
短期看煤價上漲的根本原因是因為煤炭生產和運輸跟不上火電機組的投產速度,也有冶金鋼鐵、煤化工高速增長以及出口對煤炭需求的推動。盡管近期由于全球經濟減緩引起國際石油煤炭價格大幅回落,國內經濟減速引起國內電力需求增速回落,致使國內煤炭價格開始下調,但長遠看,煤炭在我國能源中的主導地位不會改變,煤炭價格還將保持在高位上以反映資源稀缺性。解決煤電矛盾的根本出路是競價上網和煤電聯營;此外,火電企業經營不應該長期依賴于煤電價格聯動機制,而應立足于競價上網打造低成本競爭優勢。
財務費用上升一方面是當前國家緊縮銀根政策造成的,一旦通貨膨脹得到控制,就會有所放松,這不會是長期因素;而當前發電企業的財務壓力大主要和負債比率過高、短貸長投有關,長期以來電源項目都按20%資本金、80%銀行貸款安排建設資金,導致銀根緊縮時財務風險很大。長期看,發電企業應該通過引入戰略投資者或整體上市將過高負債率降下來,并杜絕短貸長投現象。
火電發電小時數下降與宏觀經濟減速、新增裝機大規模投產、大力推動節能減排有關。今年二季度以來全國發電量增速回落,8月份大幅下滑,經濟發達的江蘇、山東增幅只有0.3%,而上海則是負增長。預計今后2年~3年內發電小時數下降將成為火電企業虧損的主要因素。對此發電企業要有充分的準備,過度依賴火電會有很大經營風險,要加快發展可再生清潔能源,加大非電產業投資。
受宏觀經濟形勢和國家調控政策影響,預計今后幾年火電企業的經營環境都很嚴酷,火電企業已經進入微利時代,成本控制能力差別將導致發電企業產生分化,并致使整個行業大洗牌。由于廠網分開的改革,發電企業面對壟斷經營的電網公司沒有議價能力,在未來競價上網時發電企業之間竟相壓價,處于非常不利的行業地位;而上游煤炭采購和運輸成本的增加也同樣壓縮著發電企業的利潤空間。在兩頭受擠的局面下,火電企業只有向上游煤炭運輸領域延伸以控制成本,向下游大用戶直供電以提高利潤,才能根本改變不利的行業地位,這是火電企業的發展方向。因此,發電企業紛紛轉變單一發展火電的模式,大搞煤電路港運、煤電鋁、煤電路一體化、上大壓小,以期形成整個產業鏈上的成本優勢。
在資源緊缺和環保壓力的雙重約束下,國家將節能減排重點放在轉變電力工業增長方式、調整電力行業結構上。為此,2007年8月國家頒布了《節能發電調度辦法(試行)》,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發電企業必須按照節能調度序位表,結合自身狀況,確定電源發展方向、重點和優先順序。
宏觀經濟減速、新機組大規模投產使電力產能相對過剩。因此,今后兩年核準和新增裝機總量將下降,而電源結構也會有很大變化。電力投資熱點正在轉向水電、風電、核電等可再生清潔能源項目和熱電聯產、煤矸石發電項目,投資規模和比重將持續增加;純火電項目投資規模和比重仍然最大但將逐步減少,非上大壓小外的純火電項目將很難被核準。發電市場正在分化,常規火電市場已經相對飽和,電力投資熱點正在轉移分散,發電企業要在細分市場上找好自己定位。投資大火電、大水電、大核電項目是五大發電集團的最佳選擇,地方發電企業應在結合地方經濟的熱電聯產、垃圾發電、節能環保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以及水電、風電、地熱、太陽能發電等可再生清潔能源領域尋找發展空間。
國企改革的影響及對策
去年年初,隨著股權分置改革完成,國務院國資委開始加快央企整體改制上市步伐,作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主線,期望通過重組改制整體上市,調整產業布局、完善公司治理、發展資本市場、做大做強企業。
2006年12月,國務院批準了《關于推進國有資本調整和國有企業重組的指導意見》,指出“國有經濟要對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保持絕對控制力,包括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電信、煤炭、民航、航運七大行業”、“到2010年,中央企業戶數要調整和重組至80戶到100戶,其中30戶到50戶將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但前幾年國企發展預期都很好,各企業間重組的意愿不強。目前下滑的經濟和緊縮的銀根已使許多國企經營困難,有內在動力通過企業間重組生存下來。預計今后兩年,國企尤其電力能源類國企之間的重組將進一步加快,尤其是與熱力企業和煤炭企業整合向上下游延伸有利于增強發電企業協同優勢,打造成綜合能源提供服務商。
總之,當前形勢的演變將徹底改變電力行業發展環境,發電企業必須轉變發展戰略,“電為核心、適度多元、產融結合、協同發展”。發電企業必須開闊思路,轉變經營模式,實現可持續增長。從以新建擴張為主向以兼并擴張為主轉變,在資本市場中尋找發展機會;從以單一能源結構向多元能源結構轉變,在多元化中尋找增長機會;從單一電力投資商向綜合能源投資服務商轉變,在業務協同中尋找發展機會;從地區性企業向全國性世界性企業轉變,在廣闊地域中尋找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