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由于長期以來電力行業缺乏競爭,從而導致了電力的不均衡發展,它所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長期性的電力短缺,據日本能源研究所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中國目前的電力缺口是9.93%,到2010年將劇增至15%。而且每年政府都在節電改造上投入巨資,以求有效地解決中國在電力資源上潛在的隱患。
同時,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日益加劇,中國的企業也不斷地感受到國際競爭的壓力,如何加強成本控制也成為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在大多企業的成本結構中,電費一向高居第三位,但長期以來節電市場都無法提供高性價比的產品,所以這一項成本成為了企業未被控制的最大成本。
在各種解決策略中,節能相對與新能源開發等其它策略而言投資少、見效快,已成為各國在節能方面的主導性策略。電能是一種最基本、最主要的能源形式,它普遍存在于工業、商業、家庭及人類生產生活的全部領域,要節能首先在于節電。
在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傳統產業經濟增長放緩、網絡經濟泡沫不斷破滅之際,節電行業專業市場已經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中的最大亮點,在運用小資本攻克大市場幾乎已不可能的今天,節電行業專業市場中的奇跡不斷,這一模式,被稱為"杠桿投資理論新思潮"。
縱觀中國節電市場,無論是工業、商業市場,還是家庭市場,對于節電的潛在需求都是驚人的,據美國專業能源機構的研究預測,中國將在三年內取代美國,一躍成為世界節電市場中的最大買家。